因北斗 而芳华先进科技服务绿色低碳示范平台

丨官方热线丨全国业务丨快速受理丨400-0512-166

新闻资讯

您的位置:首页新闻资讯 → 行业动态

北华新闻 行业动态 企业培训

ISO 认证范围:别再追求 “越大越好” 啦!

来源:江苏北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人气:21 发表时间:2025-07-23


嘿,各位老板、企业小伙伴们!在搞ISO认证的时候,是不是有人觉得 “认证范围写得越广,公司越厉害”?其实呀,这事儿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。今天咱就来唠唠,ISO 认证范围到底咋整,为啥 “越大” 不一定 “越好”。



一、为啥不能盲目求大?


1. 审核员会 “查户口” 的!

先明确一点:ISO 认证可不是营业执照的 “复制粘贴”。不管你是做销售、搞研发,还是干其他业务,必须有实际的项目经验才能申请相关认证。


举个例子:你公司是卖电脑的,营业执照上可能有 “技术研发” 范围,但要是没做过研发项目,压根没相关记录,审核员一查就露馅啦!这时候,就算你把研发写进认证范围,审核也过不了,纯属浪费时间。


2. 范围大了,管理成本也高

假设你硬把没做过的业务塞进认证范围,接下来咋办?得造假项目记录、编文件,这工作量多大呀!而且,后续每年审核还要 “圆谎”,万一被查出来,认证直接作废,得不偿失。


相反,聚焦实际业务,认证范围和实际经营一致,管理起来轻松,还能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,这不香吗?



二、怎么确定认证范围?4 个关键原则


1.实事求是:以实际业务为准

看过去:回顾近一两年的核心业务。比如,一家餐饮公司,主要做堂食和外卖,那认证范围就围绕 “餐饮服务管理”,别瞎加 “食品研发”(除非真有这业务)。


看现在:现在干啥,就写啥。有投标需求的,也可以结合投标需要的业务。比如投标时需要 “质量管理体系认证” 覆盖某类服务,那就把这部分提炼进去,但前提是你真做过。


2. 资质、文件要配套

除了申请书、手册这些,还得有资质证明。比如,做建筑工程的,要有建筑资质证书;做食品生产的,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。要是没这些资质,就算执照上有范围,也不能写进认证范围(比如执照写了 “医疗器械销售”,但没医疗器械经营资质,就别碰这范围)。


简单说:有资质、有实际业务,才敢写;没资质、没做过,赶紧撤。


3. 别照抄营业执照,要 “精选”

营业执照范围可能很广(比如 “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”,但实际只做国内销售),这时候就得 “瘦身”。挑真正在做的、有项目经验的业务。比如外贸公司只做进口,那就写 “进口贸易服务管理”,别把出口也写上(除非真做过出口)。


4. 和实际经营 “严丝合缝”

认证范围里的每一项,都得和实际经营活动对应。比如,公司卖软件,同时提供售后维护,那范围可以写 “软件销售及售后维护服务”。要是只卖软件,没做过维护,就别写维护,免得审核时尴尬。



三、举个例子,更清楚!


案例:A 公司的 “踩坑” 与 “纠错”

踩坑前:A 公司是小型电商,执照范围有 “电商销售、技术研发、物流配送”。老板觉得范围大显得牛,就全写进 ISO 认证。结果审核时,研发和物流的项目记录啥都没有(实际只做电商销售),审核直接挂了,还浪费了时间和钱。


纠错后:A 公司重新梳理,只写 “电商销售服务管理”,准备好销售订单、客户反馈等记录,还补了电商相关的资质(比如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,因为做电商需要)。这次审核顺利通过,证书到手,还真提升了销售环节的管理水平。



总结:认证范围,“合适” 才是王道


别贪大:大而空的范围,审核过不了,还增加管理负担。

抓核心:围绕实际业务、核心能力来定范围,既能通过审核,又能真正提升管理。

配资质:有资质、有记录,范围才站得住脚。


总之,ISO 认证范围不是 “面子工程”,而是企业实际管理能力的体现。与其追求 “越大越好”,不如 “实事求是,精准定位”。这样一来,认证不仅能拿到,还能真正帮企业规范管理、提升竞争力。




服务热线

400-0512-166

2023年培训课

价格和优惠

获取内部资料

微信公众号